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HTTP_REFERER in /var/www/html/tws_page.php on line 172
禮賢會慈雲山堂 The Chinese Rhenish Church - Tsz Wan Shan
奧祕
梁家燕牧師@2021-01-03

     在凜冽的北風中,2021悄然臨到,但交替的僅是年份,環顧我城,疫情肆虐如故,時勢兇險依舊,生活繼續沉重……,此時此刻,魯益師在《痛苦的奧祕》中對痛苦的陳述浮上心頭:「快樂,是上帝向我們耳語,良知,是上帝向我們說話,但痛苦,卻是上帝向我們大聲疾呼—— 這是祂用來喚醒這個充耳不聞的世界的擴音器。」

      這位英國文學巨擘兼基督教護教家對痛苦的理解委實精妙,他提出,痛苦是一個很可怕的工具,最終可能導致反叛,但它同時給惡人提供了可以獲得救贖的唯一的機會:「它在靈魂反叛的堡壘裏,插上了真理的旗幟。」

      能夠想像,對上述言論,飽受痛苦煎熬的人大抵會不以為然,但是,當我們細看聖經中揭示的上帝的性情,就不難對魯益師這番話有所共鳴:「主必不永遠撇棄,他雖使人憂愁,還要照他豐盛的慈愛施憐憫;他並不存心要人受苦,令世人憂愁。」(哀3:31-33)

     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在這幾節詩句前鼓勵人當安然負軛,其理由就在這三節詩中陳明,當中揭示使人受苦並非上帝的目的,因為祂是有豐盛慈愛的上帝。事實上,這三節詩連同緊隨其後那三節,乃整篇哀歌的中心思想。其後三節圍繞的就是上主的公義:「把世上所有的囚犯踹在腳下,在至高者面前扭曲人的公正,在人的訴訟上顛倒是非,這都是主看不中的。」(哀3:34-36)

      無論是昔日面對困苦流離的以色列人抑或今日的教會,第三章這幾節勾勒上帝慈愛與公義的哀歌,都是我們素來的認信內容。當然,約伯記裏上帝對苦難的沉默,提醒我們不宜將苦難的原因作出絕對化的推測。只是,歸根究底,慈愛與公義乃上帝的性情,假如我們連祂的性情也予以否定,那麼,我們離開否定自己是上帝子民的身份恐怕也不太遠了。

      痛苦誠然是奧祕。然而,既然那位滿有慈愛與公義的上帝是萬有的主宰以及歷史的舵手,那麼,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痛苦不是目的,而只是工具。在奧祕揭盅之前,懇求上帝賜我們信心、耐心與忠心去面對當下的逆境,畢竟基督的真光已經臨到人間……


奧祕
登  出

用戶資料
登  入

註  冊

忘記密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