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柱石長老@2021-02-28

        因着早班工作的原故,出門時多是未天光的。戶外的工作使我看到由黑暗變光明的景象,是有生氣、有活力的時刻。同樣的一份工作,轉到夜班時,就是走進一個暗黑的世界裏,變得孤單、冷清,要用氣力生活。雖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景象,但卻存在於一個世界中,是上帝掌管的世界,創天造地的上帝在任何的境況中都是掌權的那一位。

@2021-02-28

譚偉德牧師@2021-02-21

        2月17日是今年教會年預苦期的聖灰日,聖灰日標志四十天預苦期開始。預苦期的設立是在耶穌受難和復活節前,讓信徒騰出空間,藉靈修、禁食和祈禱,默想耶穌基督為罪人受苦受死。信徒在預苦期操練悔罪自省、順服基督、關顧窮人。

胡天納執事@2021-02-14

      疫情期間「彼此不能見面」、「隔著螢幕參與崇拜」、「一種無止境的等待」、「頹」都係一種對我來說好真實的感受,作為一個信二代,彷彿從小至今也未嘗過這樣長時間被迫沒有實體的崇拜、沒有實體的小組與敬拜隊的時光,好像將所有的儀式感都掏空,看看我們內

潘詠棠長老@2021-02-07

路加福音十章25-37節記載了我們很熟悉的「好撒瑪利亞人」之故事,耶穌與律法師有以下的對話:

梁家燕牧師@2021-01-31

  在洶湧的疫情之下,今年的堂慶註定跟傳統有別,既沒有濟濟一堂的會眾又或高唱入雲的四部詩班,亦沒有大合照又或茶會,同樣不會於今日堂慶中進行的尚有長執與各部部員的就職禮,但是,這一切無損我們這個群體對上帝恩典的感戴,相反,正是這些變奏,我們更深體會上帝的厚恩!

陳枳柵執事@2021-01-24

       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,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。世界不同國家也正受到極端天氣影響,如上年的澳洲超級大火、中國、印度及日本暴雨成災等;又再思想到2018年香港超強颱風山竹帶來的影響,這些極端天氣有否令你察覺到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?作為受造界的一員,弟兄姊妹又可以如何以行動回應?

雷新明執事@2021-01-10

小學時候,曾經在一本宗教兒童讀物裏看過一個故事,由於年代久遠,只記得故事大約是這樣的:

梁家燕牧師@2021-01-03

     在凜冽的北風中,2021悄然臨到,但交替的僅是年份,環顧我城,疫情肆虐如故,時勢兇險依舊,生活繼續沉重……,此時此刻,魯益師在《痛苦的奧祕》中對痛苦的陳述浮上心頭:「快樂,是上帝向我們耳語,良知,是上帝向我們說話,但痛苦,卻是上帝向我們大聲疾呼—— 這是祂用來喚醒這個充耳不聞的世界的擴音器。」

吳上恩執事@2020-12-27

        早前教牧同工告知分享文章的安排時,因這篇是本年度最後一篇,故形容為「壓軸」。雖無特別意思,但我想,正好點了題。

登  出

用戶資料
登  入

註  冊

忘記密碼